
“我们为什么谨慎投资?”潮金投资总监刘跃对话《证券市场红周刊》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的深度和广度,本期《证券市场红周刊》就当下市场,专访了多位海内外职业投资人。其中,广东潮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刘跃先生参与了此次访谈,下面是刘跃访谈实录:
《红周刊》: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巴罗7日表示,(因为隔离政策)如果GDP下降20%持续整整一年或更长时间,将构成罕见的宏观经济灾难,类似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这个判断是不是太消极了?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我对此有两种看法:第一种偏消极谨慎、如果国与国之间不进行联合抗“疫”和联合保护产业链供应正常运作,那么 2020 年世界经济肯定不好;第二种会乐观点。如果各国真正联合起来,那么不管疫情还是经济,我都认为都是大底部出现的标志.一切向好的开始。
中国经济现在受国内疫情影响小,但国外传导回来影响大:第一,国外疫情严重,国内很多企业一季度外单大量流失,使得很多外贸型企业虽然复工但订单不足。第二.国外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受影响。特别是很多基础原材料要么缺乏,要么涨价趋势严峻。导致有订单的中小企业也非常艰难。我近期咨询调研过一些中小企业,他们说如果未来三个月全球产业链不恢复正常,很多企业将面临现金流断裂的危险。如果全球产业链恢复正常供应,那么挺过去是没问题。所以,未来三个月对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和整体经济是个大考验:第三,如果全球产业链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恢复正常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年,反之则要准备做好过寒冬。
《红周刊》:我们也注意到,巴菲特有一番短期增减持操作,这能否当作市场预期看淡的一个佐证?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没有任何一位投资者能保证自己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对的,巴菲特也一样。但错了能及时修正才是大师。巴菲特减持航空股等,客观来讲说明他看到之前没意识到的事情,意味着他可能认为全球还有进一步调整的需求。因为,引发全球股灾三大因素:疫情、石油、债务。目前,市场短期解决债务问题,石油在 20 美元附近有支撑,但沙特、俄罗斯和美国还未达成协议。最主要的疫情拐点也还未真正出现、所以,我认为国外股市继续探底概率相当大。
《红周刊》:我们是否应该对美股和A股最近出现的反弹保持谨慎?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我对美股反弹保持谨慎,对A股则相对乐观一点。
《红周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内需零售市场仅仅是美国的1/4到如今的全球第一大,这是否有利于中国在疫情后更好和更快地复苏?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内需对中国疫情后恢复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预计内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新老基建、国产替代和大众消费。
《 红周刊》 :对于中国的新基建政策对疫情的对冲效应,您怎么看?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中国基建网络交通完善,使得中国经济这些年发展韧性很强。新基建未来三年前景很好,特别今年明年我仍然觉得它们属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中国产业升级和消费起到很好推动作用。
(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刘跃参加价值.新思—2020红周刊投资峰会)
《 红周刊》 :疫情使得各国全球供应链有了新的认识,美、日等国政府一些高官鼓励跨国企业将生产线迁回本土,因此部分职业投资人开始担忧疫情后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您对此如何看?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主要看重中国市场,是来赚钱的。一旦撤出中国,可能会失去 14 亿劳动力和 14 亿消费市场,世界除中国目前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如此市场规模可以转换成利润。所以,在华赚钱的企业不会撤走,在华亏钱的企业之前想撤走只是顺势撤走。跨国企业,第一关心的就是利润。
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可能会是常态,毕竟中国产业的升级和国产替代会影响美国,间接反映中国科技和综合国力上升。这是好事,不必过度解读。
《 红周刊》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国内复工复产在3月份显示良好。但我们也知道外贸型企业遭遇更大困难。当前是不是说经济的一些不稳定情况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经济的反映是滞后的,由于国外疫情影响经济超出预期,传导到国内也是当时很多企业没估计到的。我们在调研时企业家跟我们讲,如果未来三个月国外疫情得到控制,全球产业链供应正常、消费复苏、外贸订单恢复,那么再熬三个月对这些中小企业来讲问题不大。如果国外疫情持续影响,三个月后仍然没订单,那么靠外贸吃饭的企业影响将相当大,现金流紧张的就很难支撑。
有些行业今年特别红火,例如:医疗防护品、生活用品、基础原材料等企业是赚得盆满钵满,有些企业家反映,“干了 20 多年企业,从来没像今年这么赚钱”。所以,不管什么样环境,其实总有人赚钱有人亏钱。经济本来就像四季更替,但人类社会整体是一直在进步的,主要自己能否发现和把握而已。
《 红周刊》 :大家普遍预期,二季度或下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将逐步好转,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是否2020年上市公司全年的业绩可能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呢?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 : 2020 年,全球经济不好已成共识,但不是经济不好就没投资机会。只要市场不出现流动性危机,就会有结构性牛市。我从 2006 年开始做投资,只有 2011年和 2018 年市场流动性紧张,剩下的时间都有结构性牛市。特别今年,外围环境很糟糕,但市场流动性很充足,流动性充足市场就不会死。只是,如果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寻找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和个股就考验投资者能力。当然,如果想赚指数的钱估计很难。
《红周刊》:现在国内相当多企业转型生产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物资,这对抗“疫”有积极作用,但对于他们的主业也会造成影响,您如何看待这类企业发展前景的?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术业有专攻,一家伟大的企业来源于对所在行业的专注,虽然中途有挫折,但不妨碍企业家的坚持。例如,卖空调也好,卖酱油也好,卖房子也好,他们能成为伟大企业都是因为坚持坚持。所以,那些经常半道改行做其他行业短期赚大钱的企业,从长远看,不专注很难成为伟大企业。所以,在投资上我是不看好这种半道插队,不是很专业的公司。跟投资一样,频繁换股炒短线是很难长期赚钱的。
最后,非常感谢《证券市场红周刊》提供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广东潮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刘跃先生,文章的分享。